关于安代舞的风格特点,安代舞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今天菲菲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关于安代舞起源的传说有十几种,流传最普遍的一种是:几百年前,在郭尔罗斯前旗,有一对老玛拉沁夫妇,四十岁上还无儿无女。
2、人们说:不知是因为给佛爷烧香磕头了,还是给贫人布施舍善了,有一年这株枯树终于生出了枝芽嫩叶,得了一女,索性叫她娜布琪(叶儿)。
3、 美丽俊俏的娜布琪,是父母的掌上明珠,天上的月亮,门前的灯笼;心灵手巧的姑娘,描龙龙能飞,画凤凤会舞。
4、日月轮换着,转眼娜布琪长到了十七岁。
5、 在媒人穿梭之中,娜布琪渐渐消瘦了。
6、不知是病魔缠身了,还是心中有了思念的情人?病一天天地重起来。
7、也不知是“招”了一个笑不完的魔呀,还是“冲”了一个吃不饱的鬼?有时不吃不喝,一旦吃起来就没有个饱;平常不说不笑,一旦笑起来就没完没了。
8、老玛拉沁愁得也如女儿一样,吃不下睡不好,请了一个萨满教的“博”也没治好。
9、这里的人都说,“蒙古贞的大夫,喀喇沁的先生”,老人无奈,只好拽出花腰子犍牛,套上大轮子的勒勒车,在没有路的草原上,寻“敖包”查水向,直奔西南,向蒙古贞(阜新)走去。
10、 大轮子的勒勒车呀,骨碌碌地伴着日月地转动,不知是过了洮儿河呀,还是过了西拉木伦河,花腰子牛车载着娜布琪父女二人来到了库伦旗境内。
11、绕过镜子般的泊尔湖,已经见到了富饶的白音花村。
12、此时,正是夏历七月水草丰美的季节,过河就可以在白音花投宿了。
13、花腰子牛在过河的时候,不料车辕子突然断成两截。
14、老玛拉沁用尽余力勉强把车赶到岸上,车轮子像铜钱似的两下滚去了,车厢拖在地上,真是老佛爷留客的地方,只好在这里过夜了。
15、 面对此情此景,到了这个举目无亲的异乡,老人已经到了绝望的地步。
16、娜布琪在车厢里哭哭啼啼,喝过一碗酸奶子之后,悲切的哭声停了。
17、老玛拉沁虔诚地想到:难道女儿的病真地减轻了吗?苦闷的心里好似打开了一扇窗子,豁然亮了起来。
18、于是,一边给女儿轰赶着蚊虫,一边唱了起来。
19、这样,歌声随着晚风传到了村里,白音花的牧人听到奇怪的歌声,好奇的少男少女们赶来,也同情地跟着唱起来。
20、娜布琪见到这些陌生的男女,和自己的年龄一样,那么他们为什么这样欢快,这样自由,这样幸福呢?不知是因为兴奋而忘了病痛,还是病魔羞愧的逃走了,自觉得身上有些舒服。
21、于是,她手扶车辕坐了起来。
22、 不知是娜布琪感动了这群青年,还是这群青年感动了姑娘;娜布琪也走下了车厢随着唱起来。
23、青年们高兴了,老玛拉沁更高兴了,围着没有轮子的勒勒车,围着花腰子牛,围着娜布琪姑娘跳了起来。
24、 男女们这样唱道: 把你的黑发放开吧,啊,安代, 不要坐着发闷了,啊,安代! 你同辈的朋友到齐了,啊,安代! 该到欢舞的时候啦,啊,安代! 把你的脚步迈开吧,啊,安代! 跳起来心情才痛快,啊,安代! 把你的手臂甩起来,啊,安代! 跳出汗来才能免病灾,啊,安代! 人们这样唱着、跳着、劝着。
25、娜布琪精神爽快起来,浑身也有了力量,缓缓地加入了这个欢快的歌舞行列之中,姑娘久医无效的病真的好了。
26、 神妙的消息不翼而飞,不胫而走,很快就传遍了库伦、郭尔罗斯两旗内外。
27、从此,凡是姑娘或新婚不久的媳妇得了类似病症,人们就都仿效这种方法为她治病。
28、“安代”就这样流传开来。
29、 安代的真正源头,起源于蒙古萨满的一个支系——“查干额勒”,从查干额勒生殖崇拜的舞蹈动作演变而来。
30、最初是用来祛病禳灾、祈求吉祥的宗教舞,后来逐渐演变为表情达意的民间舞蹈。
31、解放后,又经民间艺人的挖掘、整理、创造,剔除封建迷信部分,安代舞已变成健康向上的民族艺术奇葩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